Tuesday, May 30, 2006

進念二十面體 Zuni Icosahedron

1997年3月在關渡的藝術學院,看進念二十面體的劇作「山海經--老舍之歿」,大概是追趕小劇場、實驗劇場年代,我所看過最好最激賞的劇作。一開場,李國修代表主辦單位屏風表演班上台致詞作開場白,他說這齣作品,看一次是要哭一次的。事隔將近十年,我總還記得,進場和出場時掛在表演廳外廊柱還是牆面上的海報一直默默向我招手,儘管人潮雜遢,還是超想撕下偷走的。

「山海經--老舍之歿」再現小說家老舍文革期間投大明湖而死的往事,我這不負責任的觀眾,在台下被進念的劇場形式震懾感動之餘,果然什麼記錄都沒有留下,感謝littlepo的記述,捕捉二三。

1982年成立至今,進念不只是香港的實驗劇場,更是國際文化、文化政策研究、藝術教育及社區藝術的推動者,點選進念官網主頁左上角的icon,可以閱讀2001年9月以來梁文道和胡恩威創辦《E+E》綜合文化藝術季刊/牛棚書院講座相關訊息,榮念曾、胡恩威的「文化政策研究」以及圍繞進念作品的相關「網上閱讀」。

Labels:

Sunday, May 28, 2006

Clean For 2 Months

星期五一個下午坐在螢幕前面,竟然一口氣就把張娟芬兩年前隻身前往尼泊爾旅行的遊記看完,當然也順道看完Clean For 2 Months的所有文章。加了數字號碼的文章,是尼泊爾遊記,其他岔題跟遊記一樣有趣,斷斷續續聊到近期作品《無彩青春》對司法懸案「蘇建和案」的後續思考,還有正在進行的重讀邱妙津《蒙馬特遺書》,以及動身前往歐洲遊學進修的準備過程。

anicca的尼泊爾遊記像是2004年11、12月的事,寫起來倒是足足一年半載。前半部遊記的重心,寫攀爬Annapurna Base Camp的經驗,看得連我都想哭,特別是2005/10/22的〈20 我不是天使〉、2005/10/29〈21 美麗失敗者〉。我想起2000年姊姊過世後的三個月,因為工作半推半就跑去爬霞喀羅古道,而早在97還是96年,我也因為工作半推半就跑去爬過大霸尖山,兩次都爬到膝蓋發抖,沮喪萬分,感到跟死亡拔河。讀了Clean For 2 Months才真的感嘆,沒有護膝、沒有登山鞋,我竟然找死跟一堆老鳥爬山?於是,也沒有專業的眼淚,能夠像張娟芬一樣,在行旅過程,在最沮喪時候還能夠寫下「神諭籤詩」I'm too weak to be alone. I'm too weak to be in a relationship. I'm too weak to hold my tears. I'm too weak to cry. I'm too weak to live. Yet I'm too weak to die.

後半段遊記是女巫深入幾個尼泊爾鄉間據點的耳目拾遺,2006/05/10〈39 勿忘阿咪塔〉阿咪祖母為她親手縫製的傳統服飾chollo,寫到穿梭於條件差異極大的異域的心理反射。有時我也總感到,慈悲是好的,不論故鄉、他鄉,接著驚訝之餘的嘆息似乎極易漫衍終至大而無當,做為旅人因為急速移動所造成的視域比較,對相較的兩造,他鄉與故鄉,到底是疲乏的對應?還是公義法碼?慧黠的anicca沒有這毛病,只是剛好勾引我想到之前讀到的另一系列遊記,旅行的最大價值也許應該是保有相對性,而不是絕對性。

好喜歡Clean For 2 Months裡面的anicca啊!當然歐洲進修,Everything Must Go,祝福她。

Labels:

Tuesday, May 23, 2006

達文西與莎士比亞的博物學

莫偉民譯介Foucault的《詞與物》時,在〈譯者引語〉中提到這本書的企圖:「福柯要弄清楚在十六世紀以來的西方文化發展中,人們為了建構在語法與語文學、自然史和生物學、財富分析和政治經濟學中所使用的那種實證的知識基礎,人們曾在時空中認可和設定了哪種秩序型態。」「福柯在《詞與物》中所探討的這一種考古學,已經揭示了在十七世紀中葉和十九世紀初發生在西方文化的認識型中的兩個巨大斷裂。西方理性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第一次斷裂標誌著文藝復興時期的終結和古典時代的開啟,標誌著能建構知識的相似性原則被同一與差異原則所取代,標誌著闡釋被分析所取代,標誌著詞與物從同一走向分裂,書寫不再是世界的散文了。第二個斷裂則標誌著古典時代的終結和現代的開端...」

Foucault在《詞與物》的〈前言〉,以Borges作品引用中國某本百科全書裡面,滑稽又光怪陸離的分類做為開端,「動物可以劃分為1屬皇帝所有2有芬芳的香味3馴順的4乳豬5鰻螈6傳說中的7自由走動的狗8包括在目前分類中的9發瘋似地煩躁不安的10數不清的11渾身有十分精緻的駱駝毛刷的毛的12等等13剛剛打破水罐的14遠看像蒼蠅的」。這種分類給人的驚異感並不陌生,也並非去古久遠,數位空間對於資訊編碼與搜尋所產生的分類岐趣,以及當今學科分類的成果與後果,恐怕亦然。

這一陣子隨電影《達文西密碼》的上映,蔣勳《破解達文西密碼》也熱騰騰上市。多年前蔣勳配合達文西展覽的「達文西專題」導覽,把我的記憶又帶回到當時流連展場,目睹達文西縱橫博物的驚異經驗中。另一例是莎士比亞,「網路與書」近期節錄王強《書之愛》<莎士比亞與他的博物學>一章,一樣見證了Foucault所說的,西方人文學科第一次斷裂前的知識樣貌。王強試著從現今學科成就發展,反證莎士比亞的博學睿智,也就易於得出「巴塞羅繆(Bartholomew)的《萬物性理大典》(De Proprietatibus Rerum)」,不但是「中世紀的學院裡被公認為一部經典」,同時也「無異於「童話式的科學」(the fairy-tale science)」之類的看法。

蔣勳與王強的文章展示了達文西與莎士比亞空前絕後的天才感知,那份知識型構與慾望的全幅展開,相對來講,彷彿現代化進程中兩次斷裂以後的學科分類,箇中所帶來的畛域切割與精確性,反倒是削減壓縮人類感知的類比與擴張。達文西與莎士比亞對我來講,更大的意義是提供觀察當今學科發展的一個陌生化的觀察框架,一個時空距離,當代人看待知識發展的分疏原則,所發出的笑聲與歧異感,也許應當不比Borges講到中國某本百科全書分類的詭譎感要少。

Labels:

Monday, May 22, 2006

BibliOdyssey

BibliOdysseyThe Cliopatria Awards 2005年度Best New Blog得主,幾乎前往該網誌留言者都不忘大力讚美該網誌大量且具深度的圖文介紹。網誌主持人PK自稱是"a book image junkie",BibliOdyssey網誌頁首所謂
"Books~~Illustrations~~Science~~History~~Visual Materia Obscura~~Eclectic Bookart",點明了這個網誌的意圖--一場以視覺圖誌導向為主軸的人類文化書目學漫尋歷險。

這個網誌實在好看,圍繞著無數超越語言的視覺圖誌,有幾個關鍵詞特別吸引我,emblem、bookbinde、manuscript、etching、engraving、lithograth、zoological/bontanical charts 、world atlas、alchemical work、Project Gutenberg...。各研究單位相關圖誌展覽與數位典藏,這個網誌也善於即時彙整。

數位時代,如何觀賞中國古代捲軸水墨畫?2005年11月4日BibliOdyssey的"Chinese Scroll Paintings",帶我連結到芝加哥大學東亞藝術中心網站,頭一次用滑鼠和電腦螢幕看捲軸水墨畫,果然色差、筆觸以及畫面切割,還是令人感到疑惑。然而,有了數位蒐羅技術,親暱這些過往被特定條件珍藏甚或隔絕的文化品項,到底十分過癮。

Labels:

Thursday, May 18, 2006

Les Pouvoirs de l'odeur 《氣味》


法國伯艮地大學LIMSIC(訊息傳播實驗室)研究員Annick Le Guerer 1998年寫的書Les Pouvoirs de l'odeur,中譯本譯作《氣味》。《氣味》最初的問題意識,來自對於兩個問題的關注,其一是人類也像其他哺乳類動物一樣毫無知覺地被氣味操控嗎?就書中引證,1960年代pheromone(費洛蒙)的發現,其後男女唾液、汗液、尿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所導致的互動影響看來,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書中第一部一、二章,正是基於這個基礎認知下,說明人類因氣味所衍生的吸引與排斥關係。《氣味》的第二個問題在於,伴隨著各式各樣關於嗅覺起源的歷史分析,重建了遠古以來人類嗅覺黃金時代,相對得出的認知是現代人的嗅覺退化,然而真是如此嗎?毋寧說,Le Guerer嘗試要修正的,正是思考人類嗅覺史常見的那種斷然二分與貴遠賤今。

貫穿《氣味》書中,對於嗅覺在人類文化歷史的追溯,有幾個關鍵詞:巫術/宗教、瘟疫(含括與此傳染性惡疾相應的醫學、化學、生物研究以及衍生的衛生潔淨思維模式)、哲學以及精神分析。

巫術藉氣味進行魅惑/除魅儀式與宗教分不開,活躍於上古乃至16、17世紀,究竟巫術與氣味是何關係?這部分Le Guerer只片段摘引相關軼事傳說或著魔訴訟案,令人讀來感到滑稽與懸疑。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瘋狂猖獗於歐洲大陸的瘟疫,則更迫切具體地將人類嗅覺史傾向,逼近醫療意義上的「現代」與「科學」信念。鼠疫研究學者普遍同意接觸臭味與不潔,是這致命疾病的關鍵,於是玫瑰、檀香、琥珀、肉豆蔻等高貴香料成為貴族燻蒸驅疾良方,至於普羅大眾只好轉求乳香、奧勒岡等廉價香料。香料師在當時,掌握了衛生的職責。以防腐、解毒為思考軸心的防疫療法蔚為風氣,從香料擴張到礦質甚或木乃伊所開發而成各式解藥,在無助於控制疫情的劣勢下,關注於氣味的嗅覺治療漸漸被描述為「反醫學療法」,這也標誌著現代化學、藥學乃至醫學的興起,學科典範的轉移。



《氣味》最精彩處在《第三部血液與乳香:香料功能溯源》,從今日眼光看來,芳香療法早已由主流偏居傳統療法或另類療法(當然,芳香療法的最佳醫療定位,是對稱於當今正統醫學、對抗醫學的自然療法),Le Guerer以社會人文眼光,將香料與血液作連結,毋寧是深具洞見又相當有趣的。不僅是從希臘古代醫學記載、巫術、甚或阿拉伯、埃及傳統,還是聖經神人故事的銘刻,香料敘事都與生命基質緊緊相連,香料之於人,如同血液一般的隱喻關係。但是非常可惜,Le Guerer沒有提及現代醫學興起之後,芳香療法後續的革新與茁壯。1926年法國化學家Gattefosse發表論文首創Aromatherapie「芳香療法」此一術語、1980年法國醫生Valnet累積30年臨床經驗而成的《芳香療法之臨床醫療》、1961年奧地利籍法國護士Maury夫人《摩利夫人的芳香療法》、1977年英人Robert Tisserand《芳香療法的藝術》,乃至1996年法國醫師Panoel與化學家Franchomme合著《精確的芳香療法》,在在是現代芳療里程碑,《氣味》卻不見著墨。

承接後瘟疫時代,《氣味》花了將近一半的篇幅,訴說哲學與精神分析研究對人類嗅覺史的認知。如果瘟疫所講述的嗅覺歷史,圍繞著生死與治療,那麼,哲學與精神分析所挖掘出,環繞著理性與精神病理語彙的嗅覺敘事,則關乎慾望與壓抑。從哲學與精神分析範疇看去,人類嗅覺史即嗅覺壓抑的歷史。就哲學立場,嗅覺感官無法具有認識論上的價值,只有對抗唯心論的Feuerbach和Nietzsche擁有嗅覺敏感;而Freud以降的精神分析學派則將嗅覺壓抑,一一詮釋為性壓抑的表徵。

《氣味》描述了人類嗅覺史上的兩個面向,一邊儘管蓬勃終至屈居偏鋒,不管是巫術滑稽鍊金術、瘟疫盛行時期與近代醫學時而對立、時而逼近關係曖昧的前現代芳香療法,乃至氣味在哲學所佔據的荒廢角落,或者精神分析的壓抑語彙皆可歸納於其下。另一邊《氣味》所描述香料與血液、氣味與生命根底的深層關連,標誌出了氣味所具備的強大動能,卻注定被靜默懸置於文化史思維,如果,不斟酌估算現代芳療潛在可能與人類肉體、精神領域展開的實踐對話,那麼嗅覺之於人類社會,只能是知性思維考古,遠遠不是當下活動。

Labels:

Monday, May 15, 2006

a day in the life of Africa

"A Day in the Life of Africa"(非洲的一天生活),是Olympus公司在2002年動員100位攝影師前往非洲拍攝取景的成果,這成果是一本書,也有相應網路的作品陳列室。活動主辦單位“非洲的一天生活愛滋病教育基金會”,計畫將相册銷售的全部收入用于“非洲愛滋病教育計畫基金”。

記得打開喇叭,在視覺驚豔之餘,讓海浪、市場人聲鼎沸與非洲大陸的鳥禽蟲鳴,一併湧進。最鮮豔的顏色圖案,像是Addis Abada織錦緞嵌合的傘面;彷彿包裹時空膠囊的食物,像是埃及開羅Mena鎮累累疊起的aish麵包;還有黃沙漫天城市裡頭,偏愛白色Soatanana的Fifohazana部落女性的白洋裝伴著的蕾絲窗簾。

Labels:

Sunday, May 14, 2006

超然幻覺的與過氣的


不知道為什麼,度過94-96年那段成天翻報紙要找戲看的日子之後,特別想念鴻鴻和田啟元。是在誠品皇冠戲劇節看「密獵者劇團」的《夜長夢多》的嗎?後來,還看了鴻鴻的電影《3橘之戀》、《空中花園》。好像失意的時候,想起電影《空中花園》蟑螂合唱團妹妹拿起那隻摩登運動涼鞋底,權充一個豪宅模型,講述奢華理想生活的段子,也就婉轉怡然。前一陣子,就像小時候抽過巷口柑仔店的帶著棉線的魚形糖,突然又想要再抽一個吃一個,就上網去搜尋有沒有鴻鴻電影DVD可買,然而一無所獲,終於終於,鴻鴻有部落格,而且很安慰的叫做「鴻鴻的過氣兒童樂園」。裡面一篇工商服務,有鴻鴻導過的三部電影合輯的出版訊息。

陳綺貞唱的〈太多〉是鴻鴻的詩。鴻鴻的詩,讓我感到,詩者失也,大而無當漫衍的,曾經鋪天蓋地而後無足掛齒的,齟齬不咬合的,以及淺淺又還未及能夠依法備案檢舉判刑的乖張。試著把〈太多〉、〈超然幻覺的總說明〉和《過氣兒童樂園》補遺〈遊戲與舞蹈的日子〉拼湊起來,大概是這樣。

那些帶著眼淚或者愛恨字句的詩,我避之唯恐不及,彷彿太輕易寫出,也就無法逗留,是閃躲在簡單字意的句子,好做框架,把感知模式裱褙起來,易於滲透寄居偷渡還有回味。好像〈創作筆記──詩是一種對抗生活的方式〉說的,「寫詩從來不是在我生命中最好的時刻,也不是最壞的時刻。」「詩中的我比實際上的我更激烈、更敏感、更脆弱、也更勇敢,世界在詩中也變得更複雜或更簡單。」好的詩,是多麼不準確的,這個不準確模擬,形式與意義、再現與指稱現實嵌合落差,不比詩所要追捕羅織的少。

這種不準確的超然幻覺或者過氣,一點也不是粉飾過剩乃至輕飄無著,注定被取消揚棄的。2月12日的〈新作選刊〉,是鴻鴻一系列反戰詩之一,鴻鴻引用車臣、俄國軍事火拼下的一名倖存兒童說的話:「當時我覺得哈利波特會來救我們。」,這一刻,我同感到那種過剩與不準確,比起成人控訴後勁要更強,更黏牙難洗。

Labels:

Friday, May 12, 2006

fabricated souvenir

圖像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minawu&article_id=4719225

去年秋天,我和小馬約好,誰先掛了,就贈送對方器官一副作為紀念,小馬要送我耳朵,我送小馬左眼球。在電子郵件的往返中,小馬隨機設計了這個眼球造型--「左眼球,泡在金黃色的液體中」,「在眼球上下各加上一枚小型白色的強力磁鐵薄片,只要控制瓶子上下的磁場極性,便能讓妳的眼球上下移動或是以某種速度旋轉。」

幾天前,發現了mina一系列的digital altar,大為驚豔。這精巧重構的家族遺產(fabricated heritage),以隨身碟、項鍊首飾、祖譜、懷錶,甚而某些密而未宣的遺骸等物件所交織雜融的,是mina對於家族血緣、文化、歷史記憶與自我認同的重組。畫面所見digital altar1,結合項鍊、隨身碟而成,乍看之下,像極了一個埋藏時間密碼,堂而皇之的鎖,帶著博物館古物修復的光澤,與特有保存條件的深邃暗香。

在〈從家的記憶collections到遺忘〉mina整理出一條理解「家的記憶」與自我認同中間的脈絡--「nomad, home everywhere-- 殖民與被殖民(不安全感)--戰爭導致的貧窮及其影響(不安全感)--文化混合和對各種文化的片面解讀--理論的瑣碎性--日常的瑣碎性及沒有條理」。在如此多重變因交互影響下的再現物件,最令人感到有若神靈,卻也帶著除魅清明的,類似Walter Benjamin解釋工業複製年代所襯托的猶太神學背景,那份靈光,恐怕是digital altar2〈數位祖先牌位〉由翻修遺骸所構製而成的家族族譜隨身碟的碟蓋,以及碟身所圍繞象徵死亡的金色蓮花紋樣(這可是乞靈自金銀冥紙?)。靈光從日用轉為理論的出現,彷彿也意味著膜拜靈光的消逝。祖先牌位在傳統中,本來就用以替代不在場的卻又致命關鍵的臨在,一遍遍呼召且確定子孫的忠誠信屬,mina把這樣的家族信仰藉由圖像裝飾強烈的隨身碟轉化為首飾信物,甚而,有若神靈的超驗信仰,幾乎轉化為某種標誌屬世的信物表徵,以便易於擁有(據說祖先牌位女人不能碰,就連逐日斟上更替牌位前的祭酒,都是男性的神聖工作)並介入再製。從瞻仰膜拜到裝飾配戴,從超驗到屬世,從凝結到移動,從民俗圖譜到數位語言,再從超級真實的忠誠信屬到收藏再製。

幾個禮拜前,我在travel and living頻道,看到一位西方女士所擁有,愛犬骨灰高壓再製的一顆鑽石。回到小馬的耳朵和我的左眼球,什麼時候,生物再製設計師能夠成為時尚的一環?遺骸重建什麼時候能夠脫離超驗禁忌,進入到典藏記憶活動裡頭?關於肉體存在,不只是照片、影像、聲音錄製、文件或者宗教儀式所能範限?那些死亡信物,能不能從超驗符號,再次逆向拉回到日用位置?某個晚上,我想像小馬說的我的左眼球裝置,它的新生命是裝置藝術,也是狀似文鎮的透明球體。伴隨左眼球裝置,旁邊也總是帶著靈媒不祥預測的嘈雜言語,想要排擠摧毀這個左眼球裝置,力圖釐清陰與陽、生與死的超級二元。傳統與前衛總是互為拉距,形成消長力道。而小馬耳朵,我想要鑲嵌在喇叭音箱的某個位置,類似化石一樣,隨著播放的各色聲波,繼續有著微幅震動。我和小馬互相較勁這個生存競賽,獎品就是彼此約好的fabricated souvenir。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