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2, 2006

fabricated souvenir

圖像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minawu&article_id=4719225

去年秋天,我和小馬約好,誰先掛了,就贈送對方器官一副作為紀念,小馬要送我耳朵,我送小馬左眼球。在電子郵件的往返中,小馬隨機設計了這個眼球造型--「左眼球,泡在金黃色的液體中」,「在眼球上下各加上一枚小型白色的強力磁鐵薄片,只要控制瓶子上下的磁場極性,便能讓妳的眼球上下移動或是以某種速度旋轉。」

幾天前,發現了mina一系列的digital altar,大為驚豔。這精巧重構的家族遺產(fabricated heritage),以隨身碟、項鍊首飾、祖譜、懷錶,甚而某些密而未宣的遺骸等物件所交織雜融的,是mina對於家族血緣、文化、歷史記憶與自我認同的重組。畫面所見digital altar1,結合項鍊、隨身碟而成,乍看之下,像極了一個埋藏時間密碼,堂而皇之的鎖,帶著博物館古物修復的光澤,與特有保存條件的深邃暗香。

在〈從家的記憶collections到遺忘〉mina整理出一條理解「家的記憶」與自我認同中間的脈絡--「nomad, home everywhere-- 殖民與被殖民(不安全感)--戰爭導致的貧窮及其影響(不安全感)--文化混合和對各種文化的片面解讀--理論的瑣碎性--日常的瑣碎性及沒有條理」。在如此多重變因交互影響下的再現物件,最令人感到有若神靈,卻也帶著除魅清明的,類似Walter Benjamin解釋工業複製年代所襯托的猶太神學背景,那份靈光,恐怕是digital altar2〈數位祖先牌位〉由翻修遺骸所構製而成的家族族譜隨身碟的碟蓋,以及碟身所圍繞象徵死亡的金色蓮花紋樣(這可是乞靈自金銀冥紙?)。靈光從日用轉為理論的出現,彷彿也意味著膜拜靈光的消逝。祖先牌位在傳統中,本來就用以替代不在場的卻又致命關鍵的臨在,一遍遍呼召且確定子孫的忠誠信屬,mina把這樣的家族信仰藉由圖像裝飾強烈的隨身碟轉化為首飾信物,甚而,有若神靈的超驗信仰,幾乎轉化為某種標誌屬世的信物表徵,以便易於擁有(據說祖先牌位女人不能碰,就連逐日斟上更替牌位前的祭酒,都是男性的神聖工作)並介入再製。從瞻仰膜拜到裝飾配戴,從超驗到屬世,從凝結到移動,從民俗圖譜到數位語言,再從超級真實的忠誠信屬到收藏再製。

幾個禮拜前,我在travel and living頻道,看到一位西方女士所擁有,愛犬骨灰高壓再製的一顆鑽石。回到小馬的耳朵和我的左眼球,什麼時候,生物再製設計師能夠成為時尚的一環?遺骸重建什麼時候能夠脫離超驗禁忌,進入到典藏記憶活動裡頭?關於肉體存在,不只是照片、影像、聲音錄製、文件或者宗教儀式所能範限?那些死亡信物,能不能從超驗符號,再次逆向拉回到日用位置?某個晚上,我想像小馬說的我的左眼球裝置,它的新生命是裝置藝術,也是狀似文鎮的透明球體。伴隨左眼球裝置,旁邊也總是帶著靈媒不祥預測的嘈雜言語,想要排擠摧毀這個左眼球裝置,力圖釐清陰與陽、生與死的超級二元。傳統與前衛總是互為拉距,形成消長力道。而小馬耳朵,我想要鑲嵌在喇叭音箱的某個位置,類似化石一樣,隨著播放的各色聲波,繼續有著微幅震動。我和小馬互相較勁這個生存競賽,獎品就是彼此約好的fabricated souvenir。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