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02, 2006

紀錄片《消失的王國--拱樂社》



昨天晚上在20號倉庫看李香秀1999年完成的紀錄片《消失的王國--拱樂社》。1956年雲林麥寮拱樂社老闆陳澄三與導演何基明協力推出台灣第一部台語片,歌仔戲型態轟動全台的《薛平貴與王寶釧》,距今正好50年。拱樂社前身為拱範宮子弟戲,會後李香秀也提到,陳澄三的文化創意產業,從當今眼光看來仍屬不可思議,拱樂社全盛時期擁有八團綁戲女弟子,一個容納150位師生朝夕吃住、傳習練戲的歌仔戲補習班,包含家喻戶曉《流浪三兄妹》在內數部台語片製作,三台電視興起後,歌仔戲團轉型為三蘭歌舞團,引進最歐美摩登演藝的歌舞型態,全省乃至東南亞巡迴演出。

關於《消失的王國--拱樂社》與紀錄片或台語片脈絡,鄭立明〈與時光搶寶藏的紀錄片行動──《拱樂社》工作有感〉,林木材〈《消失的王國─拱樂社》:重建與追尋〉,聊得很有趣。

我更有興趣的是,透過50年時空距離,身為台下坐矮板凳觀眾,被《消失的王國--拱樂社》所勾引起的,對表演與入迷的遐想。從訪談資料顯示,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早已消失不見,幸運地是,這部紀錄片找到了當年試鏡的帶子,紀錄片交錯了《薛平貴與王寶釧》試鏡,與紀錄片拍攝當時王寶釧演員吳碧玉女士重訪「西螺戲院」,在破敗戲臺上重新粉墨登場的畫面。書生當窗讀冊的神彩飛揚,怨婦顧盼生姿之間的淒切流轉。訪談中,當年演出盛況,觀眾不遠路途,牽牛車帶便當前來,入座爆滿,一票難求,貪看的戲迷打破玻璃攀住窗簷扒著看戲,最先進的電風扇都吹不散這種娛樂熱情。電影《流浪三兄妹》,則標誌許秀哖等人為拱樂社孩童戲所帶來的高潮。妹妹問起哥哥要去哪裡找阿母?哥哥回答,阿母在河南總督府衙門。在多麼遙遠的借來的敘事框架下,台語片歌仔戲的流浪三兄妹,扮戲演起被欺壓、挨餓、冒險涉水情節,在高度程式化的歌仔戲表演中,我們依然如此震動。一切如此鄭重其事,脂粉塗抹、層層約束的戲服、成套的唱本戲文、文武編制陣仗,就是要刺激觀眾對表演與入迷的投資,渾然忘我的涉入。

會後,果不其然,有人問到李香秀導演對片子,是否還有悲情?片終一段黑底白字的導演心聲,李香秀提到,這片子治療了她對本土文化認同的自卑。過去壓抑被遮蔽的,終有出土時日。片中安排拱樂社歌仔戲補習班師生再度聚首,不可思議的是,教這群清一色花樣年華歌仔戲女演員做戲的,全是一口京片子的外省老師。不知道當年鄉土歌仔戲或者日後轉型的歌舞團,到底吸納了多少表演元素,卻依舊如此震懾動人。本土迷人處也許在此,敢於從美日中主導文化裡面摘取可資利用者,不那麼民粹,陳澄三所建立過的表演王國,著實令人擊節驚異。

值得高興的,也許還有現場我們所目擊的紀錄片觀眾。一位中年阿姨舉起手來,請問到場的拱樂社成員,還有沒有人曾經演過《薛平貴與王寶釧》,她說當年在宜蘭看過這部電影。相談甚歡後,演員與戲迷成群步出放映室,似乎是另闢續攤。一位幼稚園老師帶著邱坤良寫的《陳澄三與拱樂社》來看紀錄片。觀眾討論著這麼好的紀錄片應該如何讓更多人看到?導演問我們,這片子是不是可以作國小老師或中學生的鄉土教材?這樣懷舊且考古的片子,現場竟然還有一位國小觀眾。眾所期待下《消失的王國--拱樂社》DVD終於要發行上市,一位上《消失的王國--拱樂社》官網留言者說要買給曾是拱樂社某團團長的父親。當然,想到導演抵押房地產,舉債拍片,什麼時候這個社會可以養活文化創意產業,同時在質與量上都能兼顧呢?回到表演與入迷的眼光,所謂的文化市場也許比一般人能夠設想的還要遼闊,即使沒有相關時空或人事脈絡,也總潛存著各式各樣的閱聽者,等著被一個新天堂樂園所迷惑,喚起感官意念的旅行。



補記:剛好又看到一篇值得深思的文章,無角度〈兩條路線,一個起點〉,文章帶出許多專業角度對「拱樂社」文化產業的討論,dennischan認為拱樂社最大啟示是,草根與精緻路線雖然分疏,確是同一源頭。我想到,文化產業最無從捕捉的,也許還是市場或者閱聽大眾,要如何解釋像我這種不太看歌仔戲,但是看到拱樂社紀錄片,在台下卻非常入迷的觀眾呢?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